有多少失业者,瞒着家人躲进图书馆?
“每个工作日,图书馆上午九点开门,我是第一批进去的,待到傍晚五六点,‘下班’回家。”
“2023年我失业了,一直没和家里人说,因为谁也帮不上忙,只会让我更烦乱。”
“我整日泡在离我家有一段距离的图书馆,图书馆有桌椅,有免费的WiFi。”
“除了看书,我用随身的笔记本电脑上网找工作、投简历,大部分简历都石沉大海,偶尔约到面试,面试官嫌我奔四十了,年纪太大了……”
“在假装上班的日子里,我看了不少好书,例如《苏东坡传》、《杜甫传》等,既感到充实,却又倍加不安,不知啥时候能找到下一份工作。”
“像我这样的人,图书馆里还有不少,有人苦读专业书,打算继续深造或者考公;还有人看不了几页书就刷手机、打电话、约面试,天天如此……”
这是一个居住在某大城市、拥有高学历的80后,在2024年初,对记者说的倾诉。
如今,在各大城市的图书馆里,此类群体为数庞大,不知凡几。
或许,你也是其中的一员;
或者,随时可能加入其中——只要某一天,裁员通知突然降临……
失业之后,心急如焚却不敢对自己最亲近的人道出实情,每天假装上班,这在国外也曾屡见不鲜。
其背后的种种,令人嗟叹,更发人深思。
这也令人想到社会学家鲍曼的一本名作:《工作、消费主义和新穷人》。
躲进图书馆、不敢对家人说实话的失业者,是不是真的很穷困,所以才害怕家人操心呢?事实往往相反。
一些人在短短几年前,职业经历和收入水平,都还不错,可说是中产一族。
36岁的易浩,家住上海,在上海工作,大学毕业后,他平均三四年换一次工作。
“过去每次跳槽都不难,上一份工作月薪两万五,这些年来,我的收入一直都在涨。”
还有一位40岁的北京人,在图书馆里,回忆2017年的高光时刻:
“那时互联网一片繁荣,我在一家互联网大公司上班,加上兼职卖保险,年收入一百多万。那段日子我很拼,因为我隐约感到,我的收入不可能永远这么高……”
2023年,他们失业了。
随后好几个月,都躲在图书馆里,每天打卡,假装上班,直到终于找到新的工作。
他们不至于没有积蓄,没有失业后维持全家正常生活水平的“过冬粮食”——否则也不可能瞒住家人数月之久。
所以他们能够成天泡在图书馆,而不必“降低身段”去做最底层工作。
尤其是,他们还可能拥有可观的“隐形资本”,例如人脉关系。
——但是,他们都在失业之后,对自己的处境三缄其口、百般掩饰,尤其不敢告知最亲近的人。
他们对记者说:“不愿让家人亲友为自己而忧虑”、“家人的关心只会让自己更闹心”。
然而在书中看来,这只是表面原因。
更深层的因素,是“个人尊严的危机”。
在当今社会,一个人的价值或曰尊严,往往被等同于“能赚多少钱”、“能支持多高的消费”。
月入数万,哪怕一分不花,也因为消费能力的充足,而带来极大的“个人权能感”。
于是,在经济繁荣、事业顺利时,不顾一切地拼命赚钱,甚至不惜透支自己的健康;
一旦职业生涯的风光不再,或曰自身的赚钱能力、消费能力,出现了长久难以逆转的下降,就会产生自我污名、自我歧视。
包括不敢告知家人和亲友,生怕自己在朝夕相处之人的眼中,从有尊严的丈夫、妻子,沦为“没用的废物”。
尤其是过去挣钱能力尚可,不算特别富裕也不算贫穷的“中产”,一方面“发大财”或曰跻身于顶级富豪的概率,非常渺茫;
另一方面,又格外恐惧因长期失业而“跌到底层”的落差感。
中产一族,是绝大多数普通人,个人奋斗的天花板;
而中产一族的尴尬、失衡,或曰“尊严的脆弱”,程度越甚,越表明社会的扭曲,或曰“无形的消费主义机制,对所有人的身心碾压”。
“生活太难,奋斗往往也不能改变命运,那就索性摆烂,破罐破摔吧!”
书中谈到,这样的想法,在当代很多国家,都非常普遍。
然而也指出,大多数人往往只是说说而已,但不会真正这样做,因为“躺平其实是一种奢侈品”。
试想,家住某个大城市的小孙,上有老下有小,过去多年都有着不错的工作,和稳定的收入。
这几年,经济越发不振,上班的公司开始加班增多,薪酬不升反降,小孙会怎么做?
去和老板“讨个公平说法”,否则就不干了,小孙敢吗?
一旦“此地不留爷”,就很可能意味着长期无处容身:之后,谁来养家?
——养家,在全球化的消费主义的时代,远不止“衣食不愁”,还包括花钱的底气,乃至“我爸是白领,而不是小工”的虚荣……
为此,小孙只能一边做更多的活,一边任劳任怨地接受更低的薪酬。
只求保住这份工作、这个看上去还不错的社会地位。
小孙的众多同事,大都也有着类似的处境,和不得不作出和小孙一样的“选择”——别无选择的唯一选项——大家一起竞争“谁干的更多,谁拿得更少”。
这就是所谓的内卷:一个明知不公平,并且苦不堪言,却又无法跳出的死局。
终于有一天,公司更加艰难,不得不裁员,小孙从此失业。
想想看,如果小孙索性摆烂,告诉家人“我失业了”,从此在家躺平,会是什么后果?
曾经有着高学历、好工作的孩子,从自己的骄傲,沦为自家的耻辱!
至于配偶和子女,也难免和自己翻脸,觉得自己变了人,变了心,从“人”变成了“鬼”。
这种家里乱成一锅粥乃至妻离子散的后果,令大多数人,尤其是一直过得还算体面的人,哪怕只是随便想一想,也会不寒而栗。
躺平摆烂,我们之中,有几个真正玩得起?
这简直比买黄金白银,都更加昂贵!
所以,即使失业后假装上班,也依然铆着一股“不甘从此沉沦”的劲头:
可以去图书馆“充电”,多读好书,同时见缝插针地寻求新的工作机会;
但绝不会去网咖打游戏杀时间,也不会到处闲逛,“放飞自我”一阵子。
“尽管当今社会,让我们即使再潦倒,也无冻馁之虞,但是,从另一个角度看,我们或许比昔日风餐露宿
、饥一顿饱一顿的赤贫者,骨子里更加困顿,更加贫弱。”“这是催人自强不息的动力,迫使每个人都不能停下来,但也是一种别无选择的无奈。”
鲍曼在书中的这番话,道出了你我的共同处境——无论此刻在公司里真正上班
,还是正躲在图书馆里……
试想,如果躲在图书馆“假装上班”的某个人,家人偏巧来到这里,“长期失业,一直找不到新工作”的事实,一下子漏了馅呢?
能否得到家人的共情和谅解?
还是大不相同的结果:
或者,令家人更伤心,觉得自己不被信任,“报喜不报忧,这么久都不对我说半句实话”……
假装上班,确实包含着对家人的欺瞒,有悖于诚实,破坏家人之间的信任感。
各中的复杂性,往往连“当事人
”自己(包括假装上班者,及其家人),也很难说清楚。无论如何,失业后不告诉家人,假装上班,可以理解和同情,但终究不值得提倡,或者说,不是一种可取之策。
“然而也需要意识到,我们的所谓的个人选择,包括对至亲骨肉隐瞒些什么,其深层因素,往往都远远超出了家庭关系本身,而是被复杂的社会因素所裹挟。”
书中的这段话,也值得我们深思。
这表明,如果我们的某个家人,失业后假装上班,这很可能并不意味着此人不诚实,不信任我们,或者和我们不再亲近,而是受制于更为强大的社会因素之力。
2023年很苦,2024年很可能会更苦。
无论社会有多少艰辛,多少说不出的苦,家人之间都不妨多一些善意的体谅,和正面的鼓励。
彼此报团取暖,而非伤口撒盐、火上浇油。
让家庭成为真正的避风港,善莫大焉。
我们普通人,尤其是亲人之间,相互能做的,大概也只有如此……
推 荐 阅 读
▼
(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)
好看的人都在看